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5-08-10 21:38:29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空间与图形领域: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让学生养成口头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抓中间,带两头”养成学生之间互相帮扶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

单元,日期,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

2月14日,十几减9,1课时

2月15日,练习一,1课时

2月16日,十几减8、7,1课时

2月17日,练习二,1课时

2月20日,十几减6、5、4、3、2,1课时

2月21日,练习三,1课时

2月22日,复习(一),1课时

2月23日,复习(二),1课时

第二单元

2月24日,认识图形,1课时

2月27日,练习四,1课时

第三单元

2月28日,数数,1课时

3月1日,数的读写与组成,1课时

3月2日,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3月3日,练习五,1课时

3月6日,数的顺序,1课时

3月7日,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3月8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1课时

3月9日,练习六,1课时

3月10日,复习(一),1课时

第四单元

3月13日,复习(二),1课时

3月14日,月考

3月15日,我们认识的数,1课时

3月16日,复习检测(一),1课时

3月17日,复习检测(二),1课时

3月20日,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3月21日,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1课时

3月22日,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

3月23日,月考试卷讲评,1课时

3月24日,练习七,1课时

3月27日,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课时

3月30日,求减数的实际问,1课时

3月31日,练习八(一),1课时

4月3日,练习八(二),1课时

4月5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课时

4月6日,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2课时

4月10日,练习九,1课时

4月11日,复习,1课时

4月12~17日,期中考试复习,5课时

4月18日,期中考试

第五单元

4月19日,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2课时

4月21日,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1课时

4月24日,练习十,2课时

4月25日,小小商店,1课时

4月26日,复习,1课时

4月27日,复习,1课时

第六单元

5月4日,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课时

5月5日,练习十一,1课时

5月8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课时

5月9日,复习,1课时

5月10日,练习十二,2课时

5月12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1课时

5月15~17日,复习,3课时

5月18日,月考

5月19日,作业讲评,1课时

5月22日,练习十三,3课时

5月25日,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2课时

5月29日,练习十四,2课时

6月1日,复习,2课时

6月5日,各单元综合测试,8课时

第七单元

6月12~26日,期末复习,11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理解本事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是为了在近3周的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教学效果,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教学资料简析:

本册教学资料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 ……此处隐藏20852个字……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进度

(一)、位置 6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6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6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10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4课时

(七)、认识时间 8课时

(八)、找规律 10课时

(九)、统计 6课时

(十)、总复习 10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9课时)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 备注

第一周 2.12—2.18 1、始业教育 2、认识图形 1课时 3课时

第二周 2.19—2.2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2.26—3.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四周 3.5—3.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五周 3.12——3.18 分类与整理 3课时

第六周 3.19—3.25 100以内数的认识 5课时

第七周 3.26—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八周 4.2—4.8 认识人民币 4课时

第九周 4.9—4.15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第十周 4.16—4.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一周 4.23—4.29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期中复习 3课时 2课时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四周 5.14—5.2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五周 5.21—5.2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六周 5.28—6.3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七周 6.4—6.10 找规律 4课时

第十八周 6.11—6.17 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周 6.18—6.24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6.25—7.1 期末考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