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10-09 17:22:37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继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共有学生47名,从整体看,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6篇。综合学习活动六次,生字表包括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六个专题。他们分别是:走进春天,观察、发现、研究,爱,童年生活,哲理智慧,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每个专题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教育价值,体现着时代赋予的时代的特点。

要求识字329个,会写字231个。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每个综合学习都由几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

栏目:“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漫步书林”。

四、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会写329个字,会认231个字,累计识字3000多个。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数据。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1、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2、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它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六、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距离捷克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的能力;

2、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是一个难点;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钢笔字的习惯。

七、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加强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此处隐藏24625个字……family: 微软雅黑;">标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了解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努力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教材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单元难点: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六、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