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https://img.jihtu.com/upload/9775.jpg)
[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篇1一,年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全班纪律比较稳定,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有积极性。但一部分差生由于自觉性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有很大的困难,学积极性不高,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全册总目的要求
1, 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科学等的教育。
2, 能独立识字,坚持讲普通话,学120个生字。
3,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等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4, 能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5, 能大量地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养成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总量20万字。
6, 着重开展口语交际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7,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读书笔记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全册重难点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想象,创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大胆的动手,动口,积极参与竞争的精神。
3,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山中访友》 《山雨》 《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组生字。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品味优美语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排比、想象等来描绘美景、抒发感情的方法。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体验大自然的感情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1, 学习作者的表现方法,大胆合理的想象。
2,采用"读悟式"教学,坚持以读为本,自找自读自主赏析,发现文章的"精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詹天佑》 《怀念母亲》 《彩色的翅膀》 《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爱国情。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1,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2, 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 《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的
1。 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2。 体会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含义
2。 展开合理想象,学会续编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以真情为主题,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的赞歌,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口语。交际四
教学目的
1。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环境。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从小就要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感受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面》 《有的人》口语 交际五
教学目的
1,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激发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快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学目的
1,收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谣、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2,能诵读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感情,感受诗歌魅力。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通过搜集、朗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情境,体会感情。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老人与海鸥》 《跑进家来的松鼠》 《最后一头战象》 《金色的`脚印》口语 交际七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单元生字词,积累常用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谊。
巩固双基的具体措施
1,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会生字,老师着重讲解难以掌握的字 ……此处隐藏21799个字……父母之爱11、9—11、22
第七单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1、23—12、7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12、8—12、22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篇11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生xx人,男生xx人。本班学生学习努力,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xx篇,其中精读课文xx篇,略读课文x篇。教材后面还编排x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xx个。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300。词语表的词语xx个。教材共x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xx个字、写xx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x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xx个字,会写xx个字。累计认识xx个字,会写xx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主预习复习,平时课前一定要要求先预习,再上课。作业布置要精,杜绝低效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保质地认真完成作业。
2、加强学生阅读的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孩子留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本,增强学生与文本的联系,指导学生将课文内容读流利、通顺。此外,还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智。重视学生的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没有思考不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上好每周一次阅读课,注重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下来,平时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积淀更为丰厚的语言素材,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习作教学要求,将阅读中积累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学生的作文中。在教学过程,准确把握习作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习作教材。在写作和评改的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受。尽量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坚持每月开展一两次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与课本联系,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可与重大时事联系,体现“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向前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篇12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
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
第18~21周:
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