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热】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回首过去一个学期,我们班出现了以下问题:
1.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校后不知道主动学习。
2.个别学生拖欠作业严重,课堂作业,练习册做不完,太懒惰。
3.个别学生背诵课文中优美段落完不成任务。
4.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课堂语言的组织还很欠缺,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训练。
5.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太急躁,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幸福感!
针对我们班的上学期的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学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6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2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设计理念
兴趣是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应凸现一个“趣”字。本课以“谜语创作”和“情境交际”激趣,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互动的阅读教学氛围。在“谜语创作”和“情境交际”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此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阅读理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并理解“小巧玲珑、隐约可见“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想象、品味,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翠鸟的可爱,产生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谜语促疑,使学生产生新奇之感
1、出示谜语:一双眼睛一张嘴,一对翅膀两只爪,羽毛丰满真漂亮。猜猜这是什么鸟?
2、老师对学生的答案都予以肯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出示课题:翠鸟
4、你们想用翠鸟创作一则谜语吗?那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阅读课文吧!
二、谜语激趣,使学生产生探究之欲
1、自读课文,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中正音,读中指导正确读文。
3、默读课文,要求: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特点?你能用这些特点创作谜语吗?一句两 ……此处隐藏27019个字……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4、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三至四篇,共三十二篇。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八篇。一、三、五、七单元安排练习一个,共4个。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和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4、阅读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习作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四、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计39人,男生24人,女生15人。学生知识基础较好,但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并加强学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3、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4、要十分重视发挥与课文配套的教学辅导用书,教具,学具的作用;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5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教学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习作中练习写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学习中去,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2.精读课文,加强词句训练,重视阅读指导与训练、
3.注重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4.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5.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改进教学思路: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补差意见:
1,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2,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学生学习兴趣,素质的培养
1,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2,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3—14课时 第二单元:14—16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4课时
第五单元:14—16课时 第六单元:12—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2—14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106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