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5-07-02 00:18:30
【热门】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合集6篇

【热门】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合集6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6篇,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某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吸烟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根据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里查德·皮托的前瞻性调查显示,到xxxx年中国现有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约有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有上升趋势。所以,青少年吸烟问题已成为社会以及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好奇心重,模仿性强,一旦染上吸烟的恶习,再想戒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吸烟的状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吸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消除恶习,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于是我们对某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我们选择了某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3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30份,实际回收问卷30份。

2、调查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前讲清意义,在调查者的指导下,学生在教室内独立完成,当场交卷并一律不记姓名,以解除学生顾虑,确保所得的材料的真实性。

3、调查处理

我们将调查问卷,用百分率进行统计。

三、调查项目及内容

问卷共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何时开始吸的烟?

2、你开始尝试吸烟时,是一种什么心态?

3、你吸了多长时间的烟,现在是否还在吸烟?

4、你通常在什么地方吸烟?

5、你总共吸了几次烟?

6、你是经常吸烟还是偶尔吸一次?

7、你在何处买的烟?当你去习烟时,老板会警告你未成年人不准吸烟或说一些阻止你的话吗?

8、你是受何种影响开始尝试吸烟的?父母影响、好奇心、同学引诱还是别的原因?

9、你吸的烟来自何处?自己买的,同学给的,拿的父母的?

10、你知道吸烟的危害吗?如果知道为何还吸?

11、当你看到你周围的同学吸烟是何态度?你制止过吗?

12、你通常吸什么品牌的烟?多少钱一根?

四、调查结果

1、学生吸烟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总数30人中,吸过烟的26人,占86.7%;仅有4人未吸过,占13.3%。

从小学开始吸烟的学生10人,占吸烟总数的40%;从七年级开始吸烟的8人,占30%;从本学期开始吸烟的8人占30%。这表明学生多数是从初中开始吸烟的,并且呈上升趋势。

2、当问你开始尝试吸烟时,是一种什么心态,80%的学生认为好奇、刺激、好玩;10%的学生认为象大人一样,个别学生认为很酷;5%的学生感到害怕、紧张;5%的学生是虚荣心作怪,认为很有面子。

3、当问你通常在什么地方吸烟,60%的学生是在没人的地方;20%的学生躲在厕所里;10%的学生在伙房里;10%的学生在宿舍里。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吸烟是不光彩的行为。

4、当问你是经常吸烟还是偶尔一次,只有10%的学生经常吸,90%的学生是偶尔一次。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吸烟没有上瘾。

5、当问你何处买的烟,当你去买烟时,老板会警告你未成年人不准吸烟或说一些阻止你的话吗,80%的学生是在校外买的,10%的学生是在校内小卖部买的,10%的学生是在宿舍买其它同学的;买烟时,无人警告未成年人不准吸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这表明老板不懂法律或是社会责任感不强。

6、当问学生吸烟的原因,学生开始吸烟出于好奇心的占80%,受同学引诱的占20%,这表明学生吸烟多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7、当问烟的来源,60%吸烟的学生是同学给的,30%的学生是自己买的,10%的学生是偷拿父母的。

8、当问你吸烟的危害性,100%的学生知道吸烟有害人体健康。

9、当问你看到周围的学生吸烟,持何态度时,80%的学生无动于衷,只有20%的学生出面制止。

10、学生抽的烟80%的是5元一盒的红旗渠,15%的是3元左右的黄金叶、黄山松等,5%的为10元一盒的帝豪烟。

五、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分析

1、强大的好奇心理

调查中我们知道,因为想尝试而吸烟的占80%。青少年学生具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和行为都有很大诱惑力。(调查报告)对吸烟的行为也是如此,他们有想试试看的心情,看到成年人叼着香烟,火光一闪闪的吐出白烟的姿态,觉得好不自在,以为吸烟可能有着无穷的乐趣。所以想亲自品尝一下这吞云吐雾的滋味。

2、交往心理

在社会风气影响下,为了联络感情,相互敬烟成为习惯,学生认为烟可使人产生亲近感。

3、对偶像的模仿心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因时髦而吸烟的占20%。不少青少年学生有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如对家长、老师、名人、名星等,对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进行模仿,尤其是对偶像吸烟时的姿势等,认为这样可以与偶像的距离近了,而且使自己也趋于“成熟”的感觉。于是学生学到了吸烟。

4、虚荣心的驱使。青少年学生虚荣心强,当看到别的同学吸烟,自己也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吸烟。

六、防止对策

干预青少年学生的吸烟,应由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1、学校要担当起青少年控烟的重任

(1)学校要制定出控烟的政策。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政策对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制度中应明确严禁吸烟的规章制度,将控烟制度落到实处。

(2)学校要真正落实好健康教育课。学校控烟教育主要通过建设教育课进行,加强学科渗透,要探讨一种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将健康教育知识纳入到学校正常课中。

(3)要通过主题活动或班级、学校的板报、墙报等活动,进行广泛持久地做好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计论,收看烟草对生态环境、青春期发育影响的电影、录像、图片等,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吸烟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行为,以便他们自觉抵制吸烟。

(4)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调查,我们看到许多青少年的吸烟,不仅是他们的行为问题,而且反映出的是学生 ……此处隐藏7691个字……事在复杂的社会比比皆是,我不能一味的选择出生牛犊不怕虎,这样只会被久经风霜的人说成是鲁莽,是无知。我经过了这件事似乎有些了解父母老师口中所说的社会以及社会的复杂,似乎这件事情又只能作为一个警示,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就否认了这个社会是有温暖存在的,我想我是幸运的,采访的是采芝斋,才有了机会上了这样一堂生动的课,我应该算是受益匪浅的吧。

接下来我们也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把采访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大家一起讨论了苏州小吃对苏州经济的影响,我们也准备以登报、发宣传单等形式继续我们研究成果的后续宣传,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帮助到他人,能有意义。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了这个社会,以前总是在家人的庇护下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现实.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实践中增长见识,更为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社会,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不足。社会实践活动真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我们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尽可能的感受社会,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总是要受到磨砺的,趁现在年轻,还能在家庭学校的保护支持下,我们应该尽情飞扬青春,为自己的将来堆积起厚实坚挺的基石,使以后步入社会不会表现得太茫然太狼狈了。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论我们的研究成果如何,我想都是成功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达到了这次活动应有的效果,丰富了自己的见识,拓展了眼见,也令我们受益颇多。不仅是这种集体活动也包括那些个人的实践也可多多尝试,以后我还是会多多参加的。

社会调查报告 篇6

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来自波恩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尔格。法尔教授介绍说,地球在6千万年前曾陷入一次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风暴”中。在遭遇这样的风暴时,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各种粒子会达到平时的上百倍之多,将大气中的分子“撕裂”成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结核,最终导致地球大气中云层增厚,降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

科学家认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而不能适应此种气候变化的恐龙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灭绝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虫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一一恐龙。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覆灭。写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费解的一章。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合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导致了恐龙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国地球内部呢?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

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因为,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逐渐变化,恐龙种群是缓慢消亡的话,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大量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恐农幼仔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地球大爆发后,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在。所以,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在生物进化史上,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惟一的灾难,在更早的年代曾发生过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在很短时间突然出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就像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

迄今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证明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生物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引起的。但是,地球内部至今仍在继续的地质构造频繁变动的事实表明,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当然,小规模的物种逐渐进化也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周期性天体爆发(如新星爆发)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

《【热门】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