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友启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征友启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征友启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通过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明白说话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同的道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牛、马驹、花猫、猎狗、山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跟好朋友们玩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呀?(引导: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
2、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孤独的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便写了一张《征友启事》(边师板书:征友启事)
3、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引导理解:“征”这里是“找”的意思,“征友”就是找朋友。
设悬念:小牛想找个称心的朋友,它是怎样写《征友启事》,结果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不过呀,我们昨天学习了生字词,小牛想考考大家对字词掌握没有。
二、复习生词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家读得真不错,相信待会把这些词宝宝放回课文里,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小牛写了几次《征友启事》,每次的结果怎样?
2、反馈归纳:小牛写了两次《征友启事》,第一次一个朋友也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很多朋友。
过渡:小牛的《征友启事》究竟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第一次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第二次却找到了很多朋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及结果。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反馈情况,引导理解
(1)随机出示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在黑板所画好的大树上)
(2)指名读
(3)征友启事刚刚贴出,有哪些小动物跑来看呀?(据回答板书:山羊、猎狗、花猫、马驹)
(4)出示句子: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引导:兴奋,你可以换哪个词来理解?指导朗读)
(5)指名扮演: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由其他同学边读句子,他们跑出来,引导注意“兴奋、跑”)
(6)问:你为什么那么开心地跑出来?(让学生自由回答)
(7)读征友启事的内容。
(8)出示: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出来的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
(9)在坐的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些小动物? (引导:山羊可以……可以……可以……却不会耕田,猎狗可以……可以……可以……却不吃草……
(10)指导朗读,读出从兴奋到失望的语气。
小结:是呀,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实际,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多难过啊,于是跑到老牛那去诉苦:
出示: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呢?
过渡:老牛教了他什么办法,第二张征友启事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次小牛可以交上许多朋友呢?
(二)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结尾
2、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
(1)指名小组读
(2)出示两张征友启事,自由读,比较异同
(3)指名反馈
A、两张征友启事都是小牛想找朋友
B、第二张征友启事多了三个“或者”和“其中一点”
C、引导理解第二张征友启事的意思: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也就是说:能……,不能……可以做他的`朋友,能……,不能……也可以做他的朋友
D、齐读第二张征友启事
4、因为山羊能陪小牛一起吃草,猎狗可以陪小牛玩耍,花猫可以陪小牛晒太阳,马驹能陪小牛一起学耕田,因此,他们都和小牛交上了朋友,你们瞧(出示课件)牛栏前便热闹起来了。
出示句子: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比较并理解“同、跟、陪”它们都是“和”的意思。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四、总结全文
1、学了征友启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我们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朋友能和我们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交朋友时既能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他人,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10征友启事
山羊吃草
猎狗玩耍
小牛
花猫晒太阳
马驹学耕田
交友时既要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征友启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 认识“犊、希、耍”等9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表演。
3.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使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知道为什么两次征友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预习单,课件
教导过程:
一、关注经验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师: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有一头孤单的'小牛犊,它也想有个朋友,于是它写了“征友启事”。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征友启事:把想要找的朋友的条件写在纸上贴出来,让别人看到。
二、小组交流预习结果
1、小组交流预习结果 ……此处隐藏1923个字……理,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
五、学情分析
1、学生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2、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平时以较快和准确的读音有感情朗读,而且学生思维活跃,能跟上教师的思路,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
3、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
本教学设计重视学生自主、合作等学习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从中获得体会。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本课教材、教学PPT 、生字卡片。
八、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提问:谁想找朋友呢?它非常想和别的动物交朋友,它怎样做了呢?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出课题:征友启事。)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1、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板书
2、哪些自然段写的是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
(三)学习征友启事内容
1、一心想要交朋友的小牛对朋友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些要求
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笔勾画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是什么?(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师: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找到的朋友也喜欢做这些事情。
5、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自由选择学习小伙伴,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共同解决。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句) 6、理解:兴致勃勃和垂头丧气的意思(指名回答)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的'?(学生回答:查词典、查电脑教育学生在平时要注意运用工具书和网络帮助学习)
7、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怎样跑来看这则征友启事呢?
指名表演体会小动物来时的兴奋与离开时的失望。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动物们的情绪变化。
同学间赛读。
8、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归。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老牛那儿去诉苦:“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呢?”
9、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你能帮它想个办法吗?
10、小牛最后交到朋友了吗?都有哪些朋友?你从课文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在这四句话中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四个字吗?(投影四句话)(同、跟、陪、和)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11、那是什么样的办法让小牛一下子就交到这么多的朋友?(第二张征友启事)小声读一读,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欢迎联系”与“谁能做到其中一点,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12、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事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真不容易啊!可是第二份征友启事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13、让我们再次通过读来体会两次征友启事的不同。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
14、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学到这里,聪明、善于思考的小朋友都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老牛在教给小牛办法时说的一番话,想想看,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不能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四)作业。
你想有更多的好朋友吗?让我们也来仿照小牛的第二张征友启事为自己写一张征友启事,那你会怎么写?
《征友启事》教学设计6一、师范读课文。
二、引导质疑。
昨天读了课文,刚才又听了老师读课文,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谁写了征友启事?
为什么写征友启事?你孤单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课文中的征友启事是怎样写的?如果你来写,知道写了吗?
几则征友启事?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内容不同,结果不同。
小牛写的征友启事起作用了吗?起作用了,小牛找到了很多朋友。
你从小牛的`征友启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为什么写征友启事?你孤单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四、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内容不同,结果不同。
1、内容。
默读两则启事,3自然段和6自然段,用笔画出不同的地方。
朝夕相处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做到以上几点
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晒太阳或者一起学耕田做到以上一点
比较两则启事,你发现了什么?(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结果。
不同的内容当然带来不同的结果。分别是什么?闷闷不乐--兴高采烈
这两个词的意思正好相反,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3、学习第3自然段。
我们一起看看小牛“闷闷不乐”的场景。齐读第3自然段。
指导读“可是,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走来,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
4、学习第4自然段。
小牛闷闷不乐,就去找老牛诉苦,“诉苦”是什么意思?(诉说痛苦)
谁来读读小牛说的话?
奇怪:这么大一个
气愤
伤心
5、第二则征友启事贴出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分角色读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的话。
五、练习
小牛从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变成有了许多新朋友。这是为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
(交朋友,不要要求太多,要求太多会找不到朋友。交朋友,不但要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考虑别人的需要,否则会找不到朋友)
你能学着小牛一样,为自己写一则征友启事吗?
老牛听了小牛的话,会对小牛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