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暑降温通知(实用)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通知的情境愈发增多,通知有时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你所见过的通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暑降温通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暑降温通知1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相关单位:
目前,我县已进入盛夏酷暑季节,为切实做好全县建筑施工夏季高温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防止、杜绝工人中暑和各类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xx〕89号)文件要求,现就建筑施工防暑降温工作通知如下:
一、 提高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认识
各单位要提高对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严峻性的认识,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夏季高温酷暑各项防范措施,把防暑降温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作业面,严防因高温等恶劣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严格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管理
1、严格落实作业时间要求
作业单位要按照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施工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4)因生产工艺要求,应急抢险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的单位,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同时做好防止高温中署的应急准备工作。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休息环境
各单位在高温期间,做到合理安排工序和工作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做好“抓两头、歇中间”的同时,要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重点管理,尤其是塔吊和施工升降机司机,要与作业工人作息时间一致,防止无证人员随意操作。作业区和宿舍区须保证良好的防暑降温条件,特别是地下室、人工挖孔桩、管道等密闭的作业环境,要保证通风措施;工地办公室、休息室和职工宿舍要做到宽敞、明亮、通风,配备淋浴间,有条件的可配置饮水机、电冰箱、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各工程项目部不得以职工宿舍闷热为由,擅自将职工安排进入在建工程内住宿休息。要在施工现场提供足够茶水、清凉饮料;并在施工现场配备急救器材和药品;要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疲劳作业。
三、强化夏季工地食堂安全管理
各工地要切实加强夏季工地食堂安全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不得采购和使用三无产品,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散装植物油、调味品,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禽畜肉制品,严禁不合格食品流入工地食堂,要搞好食堂卫生,加工过程严格生、熟分开,做到标志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前消毒等,多措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防止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现象。
四、确保建筑工地各项消防措施落实到位
各单位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防火检查巡查。民工宿舍、办公等临时用房应采用阻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搭建,临时建筑防火间距、现场临时消防通道、临时消防设施等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应畅通。电焊、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和用电操作规程。在建工程不得违规住人及违规设置宿舍,宿舍内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得私拉乱接。
五、持续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各单位要持续关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影响;要持续关注施工现场的基坑、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等重大危险源,加大巡查、排查频次,认真落实防范措施,要针对高温多雨的特点加强预防,特别要做好防触电、防坠落、防中暑、防重大设备事故,确保汛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严禁不顾客观规律随意压缩工期。
今年以来,我县的数起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均发生在工程施工后期阶段,且与赶工期、抢进度存在很大关系,因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各工种、各班组交叉作业,安全隐患极大,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各单位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尊重科学规律,科学施工,严禁不顾客观规律随意压缩工期,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决反对用工人的生命换取工期。
防暑降温通知2xx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近期我市连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2日至今我市紫马岭人工观测站连续三天最高气温维持在35摄氏度左右,部分镇区更达到36—37摄氏度,给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预计本周我市天气将持续晴好炎热,为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切实加强对高温暑期安全生产及群众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和正常生产生活保障工作。针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镇区、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加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生产单位和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确保全市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
二、狠抓防暑降温措施落实
各镇区、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对当前的防暑降温工作作出有效部署和安排。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医疗卫生等部门及工会组织要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劳动保障和生产调度,做好医疗保障服务,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教育部门要做好学生的防暑降温和暑期安全工作,尤其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学生因戏水、游泳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有关部门要努力做好交警、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室外工作群体的防暑降温工作。新闻媒体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普及防暑知识,帮助城乡群众科学做好防暑工作。物价、工商部门要监测好高温暑期人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价格动态,掌握市场信息,防止发生市场异常波动,保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卫生的检查,严防群众中毒事件发生。交通运输部门要增加降温设备,做好旅客停留及旅途中的防暑降温工作,为司乘人员和旅客营造良好的工作和乘候车环境。民政部门要做好五保户、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孤老烈属、孤老复员军人的防暑降温工作。
三、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此处隐藏10203个字……防暑降温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止因高温中暑和高温作业引发各类事故;督促企业切实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各公司、项目部、监理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现场和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防暑降温工作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的,要立即督促整改,整改不力的,责令停工;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而引发伤亡事故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合理安排,加强防护
各用人单位对防暑降温工作负有主要责任,要切实完善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作业环境,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向劳动者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并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药品等措施,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执行高温停工或限时作业的相关规定,当所在地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施工企业要合理调整工人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11:00—15:00)在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要按照要求抓好防暑降温工作,防止工人因疲倦乏力、劳累过度等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三、多措并举,防暑降温
1、各用人单位要加强防暑降温知识宣传,通过板报、班前活动、技术交底等,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暑降温急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训练。项目部要配备具有急救经验或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
2、施工期间围挡喷淋装置持续开启抑尘降温,有条件的工地现场应搭设凉棚,作业场所应分区多点设置饮水处,保证不间断供应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防止作业人员脱水、中暑,同时要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
3、要加强对现场作业工人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的检查和管理;加强对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加强巡查检查,防止露天高温暴晒;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加大对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因电气线路和设备老化短路引发火灾事故。
4、保证工人宿舍隔热通风透气,并配备空调、电风扇等必要的降温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要责令整改。要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
5、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协调配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盲目抢工、赶工作业,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关协调工作,同时,督促项目部落实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
6、各工地要加强管理,对基坑及废弃水坑做好围挡,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防止学生进入工地发生溺水事故。
四、全面排查,确保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排查,确保高温天气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一要做好供气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供气设施的安全巡查,特别要检查消防水池、消防泵、喷淋管线的使用状况和安全阀、放散管、压力表的完好情况,液化石油气灌瓶站、供应站点要合理摆设液化气气瓶,增设遮阳蓬,完善供气安全应急预案,做好防雷击、防爆燃、防泄漏等措施,防范因高温暴雨导致燃气安全事故;二要做好供水工作,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市自来水公司要精心编制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实行科学调度,及时处理好突发事故,切实做好供水设施保护和供水故障的抢修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重点单位用水。
五、健全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工作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值班制度,安排好高温酷暑期间安全生产值班和调度工作,加强值班管理,促进值班与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发生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
xxx
20xx年xx月xx日
防暑降温通知14本部各部门、各分公司、各办事处:
为更好的维护我司在职员工的合法权益,经总部办公室研究并报董事会批准决定,自即日起执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办法。
具体内容:1、各单位行政部门实行高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未来三天降水及高温情况并及时做出预警通报。2、凡当地当日气温≥30℃时严禁所有人员在11:00—15:00之间外出工作,遇恶劣天气及时适当调整并报备。
防暑降温通知15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施工、监理企业:
目前已进入夏季且正值我市建筑施工高峰期,持续的高温酷暑天气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防暑降温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一线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现将今年防暑降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部署安排
各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应坚持每日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有条件的可定制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并根据天气的情况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使工作措施到位、任务到人。
二、认真落实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各施工企业应认真编制和严格落实防范高温天气的各项措施,同时各监理企业须加强对该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及时将未落实防暑降温工作的工地情况报当地住建局安监机构。
1、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时,应注意施工现场防暑降温,避免工人长时间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作业,同时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
2、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时,中午11:00~15:00时段为防止工人因高温疲倦乏力、劳累过度等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应避免户外施工作业,平时应多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中暑急救知识培训,并应在施工现场供应足够的茶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及配备急救器材和药品,对露天作业集中和固定的场所应搭设歇凉棚防止热辐射并经常洒水降温,对生活、办公区还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和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
3、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时,应特别注意防火并停止一切户外露天作业。
三、加强监督,定期组织检查
1、各县(市、区)住建局应高度重视夏季一线人员防暑降温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施工现场防暑降温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天气预报记录、防暑降温药品和用品及急救器材、药品等。
2、我局将定期组织人员对市辖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暑降温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不重视此项工作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因工作不落实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企业及人员的责任。
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xx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