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1一、投入
(一)项目立项(12分)
1、方案制定与审批(4分)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教育局、财政局制定了《20xx年六安市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六教秘[20xx]80号),方案贯彻落实了《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
2、机制建立与执行(3.8分)
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食药监等部门参加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工作机制(六政[20xx]7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协调、指导、督查全市营养餐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能严格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县区也建立健全相应机构、机制,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市教体局学生营养办公室,有2人负责日常工作,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年度预算工作经费15万元。
3、绩效目标情况(4分)
根据《20xx年六安市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县区目标责任,对食品安全、资金安全、食堂供餐率、公示公开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细化、量化和可衡量。
(二)资金落实(8分)
1、资金到位率:(4分)
截止20xx年10月,国家、省、县区拨付膳食补助资金分别为:104679774.00元、17768339.20元、24924506.40元。资金到位率100%。
2、资金到位及时率为100%。(4分)
二、过程(40分)
(一)项目管理(25分)
1、目标责任书(3分):市政府与试点县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市教体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县区目标责任;试点县区政府、部门、学校和供货企业(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
2、政策宣传(3分):制定了《六安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宣传方案》,明确了宣传工作的总体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市、县区营养办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在街头设宣传台,宣讲政策,散发彩页。在市政府民生工程网和市教育局网《教育民生》专栏,有80多篇报道全市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动态。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全面宣传我市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情况。省教育厅网站和省、市多家主流媒体20余次宣传报道我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市营养办下发《关于建立学生营养餐工作微信群的通知》(六市营养办[20xx]2号),市、县区、学校分层建立工作微信群,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向学生家长宣传政策、公示菜谱、菜品,深受家长的欢迎。经过努力,全市学生家长微信群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3、信息公开(3分):公示国家、省、市、县区营养办举报电话和邮箱;公示市营养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示市营养改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公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公示大宗食材招标采购情况;通报督查、巡查、检查情况。
4、供餐准入退出机制(3.9分):各试点县区都建立健全了食堂食材采购进退出机制。大宗食材(粮、油)由县区集中招标采购,全市今年共采购659.31万公斤大米,103.45万升食用油;82所中心校、333所学校食堂荤蔬菜、调料等食材公开招标,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和实行市场食材价格询价制度和黑白名单进退出制度。
5、食品安全管理(6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学校负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教育部门负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和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陆续建立家长代表轮流陪餐制度。每学期开展1次营养餐食品安全督查、1次暗访,已发通报、督办函4次,整改通知22份。814所学校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开展争创学生营养改善示范食堂活动,已评出23所,第二届争创示范食堂工作已全面启动。市、县区分级组织食品安全织培训18次,4800余人次受训。市、县区、校逐级逐校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6、信息平台管理(2分):结合全省中小学学籍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按照在校、在籍、在受益原则,核实营养餐受益学生人数和拨付膳食补助资金,实行动态监管。还按照市民生办要求通过民生工程(学生营养改善)信息管理平台,核实每位学生的身份信息、家长电话信息等。
7、工作通报制度与执行(2分):市、县区建立了工作通报制度,市教育局已发通报、督办函四次,加强对县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市、县区学生营养办定期以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形式及时反映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8、资料报送情况(1.9分):市营养办及时、真实、准确地向市民生办报送工作信息、图看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等相关资料;向省营养办报送工作计划、总结及双月报等相关资料。国家学生营养办来我市进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研工作,市、县区营养办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受到好评。
(二)财务管理:(15分)
1、制度建设与执行(3分)
在自下而上、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六安市学生营养改善食堂财务管理制度(试行)》和《六安市学生营养改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试行)》。各县区、学校相应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委托第三方审计事务所开展营养餐财务审计,全市31所中心校、519所学校接受审计,审计面达92.6%,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2、资金使用合规性(6分)
试点县区投入食堂运转资金1907.21万元,投入食堂从业人员工资3163.31万元,投入教师午间看护补助411.6万元。国家、省、县区膳食补助资金147372619.60元,均足额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膳食资金实行分账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资金支出手续齐全,原始凭证合规,不准出现白纸条和不合规凭证,大额费用不得现金支付。
3、国库集中支付管理(3分)
各试点县区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支出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续符合规定。
4、监督检查有效性(2.9分)
市、县区教育部门开展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督查、互查,市营养办发整改通知22份,通报两份,督办函两份。
三、产出(25分)
(一)项目产出(25分)
1、覆盖率(10分)
……此处隐藏7589个字……被挤占挪用;三要抓紧完成食堂建设任务,20xx年底前解决试点学校没有食堂,或者食堂供餐能力不足等问题;四要在“改善营养”上做文章,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避免把营养餐和免费午餐画等号导致家长投入上的.“挤出效应”;五要大力推进“阳光校餐”,让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会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细抓小,把隐患消灭在细小处。对挤占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严重问题要进行严肃问责,同时积极推动“阳光校餐”,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理解与支持。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7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文件精神,切实实施好我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通过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推动教育均衡、科学、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营养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部门管理、学校实施”的基本模式,坚持“安全第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和“经济、营养、卫生、方便”的基本要求,稳步实施。
四、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及标准
我校“营养改善计划”于本学期正式开始实施,实施对象为我校全体学生,共255人,其中幼儿园85人,小学部170人。补助以食品实物形式由学校负责发放,供学生食用。
(二)、供餐形式及内容
我校以课间营养加餐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鸡蛋、面包、牛奶等食品。内容为一盒牛奶加一个鸡蛋或一盒牛奶加两个面包。
(三)、供餐模式及时间
我校所有食品均由区教育局招标供货商益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配送学校后,由学校负责管理配餐(其中鸡蛋由营养餐企业配送学校,委托学校煮熟后供餐)。营养餐由专管员提前分装,各班班主任负责领取发放食用。学校统一配餐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大课间。
五、主要工作及相关要求
(一)、“营养改善计划”操作流程
1、营养餐的交接。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查验接收制度,营养餐专管员按查验接收制度查验接收食品,确认无误后在《食品交接记录单》盖章签字留存。学校在接收实物时,必须要随机抽样检查。
2、营养餐的存储。学校要配备专门存储设备,保证存储环境安全达标,为食品的安全存储提供保障。制定明确的安全存储制度,要求营养餐专管员按安全存储制度存储食品,并按要求做好留样及保管。每次出库如实填写《营养餐领取分发登记表》。
3、营养餐的加工。学校食堂厨师负责鸡蛋等的加工加热,并按要求做好加工记录。鸡蛋等在加工前,要清洗鸡蛋等表面;煮熟后要在2小时内食用完毕,坚决不能让学生隔餐吃、隔日吃。另外,学校要提供消毒设施设备,要求学校食堂厨师按要求在每次加工前、后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未经消毒的工具不得使用。
4、营养餐的分发。学校营养餐专管员每天早晨9:00前按班级人数和当天的配餐食谱进行配餐分包。班主任负责领取本班的营养餐食品,并负责发放。领取营养餐食品时,要再次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做好食品发放的登记、留观工作。分发食品前,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晨检,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并对学生食用蛋奶等有过敏者进行调查,逐一摸底造册登记。凡对食用蛋奶过敏者的学生不得食用蛋奶,配餐企业以等值营养食品予以代替。
5、营养餐的食用。班主任负责学生用餐期间的组织管理,监管用餐的全过程,实行定时、定点、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学生留餐、弃餐等行为发生。用餐前,班主任必须监督学生用流动水彻底洗手;用餐后,班主任负责将餐后废弃物予以收缴,交学校统一处理。
(二)配餐室情况
1、配餐室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1)上岗培训:配餐室工作人员(含配餐室管理人员、厨师等)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法规知识及食品污染因素和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食品原料卫生质量的鉴别方法等。上岗后还要保持经常的卫生知识学习和教育。
(2)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
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3)健康检查:配餐室专管员应当做好对其他配餐室工作人员的健康观察和定期的体格检查工作。每年应检查身体一次,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工作人员持《健康体检合格证》上岗,对患有结核、痢疾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禁止从事食品岗位工作。
2、配餐室环境卫生要求
(1)、保持地面、台面及用具的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打扫地面、台面,不留死角。使用的各种工具、容器等要及时清洗摆放整齐,放于原位。
(2)、配餐室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的营养餐储物柜及相关设备,确保食品储存的卫生安全。
(3)、垃圾处理,废弃物等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运走。清理后的垃圾桶应里外清洁不遗留食物残渣。
(4)、老鼠、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的控制。消除室内外的各种滋生条件,房屋的开口部位安装纱门、纱窗等防止昆虫进入,使用杀虫剂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3、营养餐加工卫生要求
(1)、营养餐中的鸡蛋等必须先清洗,后加热。
(2)、对食品加工必须做到煮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存放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
(3)、加工食品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加工用的容器和用具应标明生熟标记;
成品(食物)存放实行“三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隔离。
(4)、如遇特殊情况,加工好的熟食品在烹饪后至食用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应当在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4、配餐室用具洗刷消毒的卫生要求
(1)、所有配餐室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为保证洗刷效果应使用流动水。(2)、所有配餐室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3)、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妥善、安全的贮存,不得与私人物品混放;
储物柜也要定期消毒。
(4)、配餐室要保持清洁通风。并防止老鼠、昆虫爬入破坏污染配餐室用具;
(5)、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特成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组成情况如下: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骆骥副组长:周海容成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我校总务处,由周海容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