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说课稿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正式演出时“砸”了。于是“我”寻求原因。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阅读的空间。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透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说教学过程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板书题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 (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3、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子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
(四)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美滋滋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的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五)变换题目 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可爱 期待 上台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不明白 哄堂大笑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分饼》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紧跟分数的再认识后的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前一段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熟悉了单位“1”、分数单位等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了基础。但都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另外本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的时候怎样理解?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 ……此处隐藏13596个字……两位学生的表演台词:这一段文字针对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A、老板,这牛肉还是那个价吗?
B、你总是问又不买!
A、这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B、不要问啦,你买不起的!
A、那有什么便宜点的菜吗?
B、便宜的,你自己看吧!
A、这堆老白菜呢?
B、老白菜啊,这些至少两个铜子。
A、两个?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B、还再便宜?算了算了,一个铜子拿去吧,其他人还等着我呢!
这样的即兴发挥,真是巧妙生动的阐释。这样对课文进行拓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解决目标D
2、说课后思考题
玛蒂尔德之所以把赝品当真物,是有因可寻的,让学生考虑其中的原因。(⑴、就人而言,不敢想象那位富有得令人倾倒的朋友,竟会收藏价钱低贱的假货;⑵、就物而言,不敢相信那挂置放于缎盒、储藏于镜柜、光彩照人的项链,竟会是赝品;⑶、就己而言,生于蓬门,嫁于寒士,难见珠宝一面的家庭妇女,一眼就能看出珠宝的真伪吗?⑷、就理而言,即使是对友人的珠宝的真伪有所怀疑,又怎么好意思启齿相问呢?何况用毕还要归还于人呢?)
这样的思考题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而且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实现了一种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我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条项链的形式,把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标注在项链上,每个情节的前后分别是主人公差别较大的心理活动,项链的中心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条项链,实际上是玛蒂尔德给自己戴上的一个精神枷锁。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文字简练,版面均衡,又不单调,体现了艺术性。
说课稿 篇9众所周知,高等数学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可以学到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和结论,为其他数学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育人的理性思维品格和思辩能力,能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下面,笔者将从教材、教法、设计理念以及教学设计四个方面,介绍“定积分的概念”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课程定位:高等数学在高职(专)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够用的微积分、向量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扩展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地位作用:本节课选自世纪数学教育信息化精品教材《高等数学》第五章第一节定积分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最主要的经典理论,是学生进入“积分”世界必须跨过的第一道门槛。这节课上承导数、不定积分,下接定积分在几何、物理、经济、电工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定积分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两个引例——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定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探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使学生了解“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思想方法;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割圆术”,引导学生萌发“以直代曲”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目标——从实践中创设情境,渗透“化整为零零积整”的辨证唯物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服务于生活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参加过高考,具备一定初等数学基础知识,但学生学高等数学的基础不扎实。
教学方法:数学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难度很大,教学时力求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引入新课,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阅读教材)、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特别要做到:(1)在介绍数学概念的时候,力争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2)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尽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3)在讲解运算规则和规律时,用一些精简易记的文字语言解读数学公式,加强学生对数学公式涵义的理解。
三、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教学主线,本节课的教学终始以问题的解决为线索。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遵循概念教学的五流程:体验概念、提炼概念、形成概念、巩固概念和应用概念。分四个阶段来实施:感知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概况阶段和应用阶段。
设计这节课时,笔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动手实践。定积分的思想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以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根据专业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用,并力争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定积分的概念,以案例1“曲边梯形的面积”为例引入课题,通过探究思考,跟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并对结论归纳总结。对于案例2“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由学生类比案例1独立完成。
对于案例1,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笔者准备从学生熟悉的求平面几何的面积引入。之后给出一些不规则图形,如湖泊的水面、小区的花坛等,让学生考虑如何求面积,以此引出曲边梯形的概念,这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看做两个曲边梯形面积之差。由于学生熟悉的曲边图形只有圆,所以从割圆术考虑。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体会以曲代直的思想方法。对于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能否直接求出面积的准确值?用什么图形的面积来代替曲边梯形的面积呢?三角形、矩形、梯形?……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使用什么方法,可使误差越来越小,直到为零。等学生考虑之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用一个、两个、四个、无数个矩形的面积,来近似代替曲边梯形的'面积,让学生感受以曲代直、无限逼近的渐变过程。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将区间的无限划分这一抽象的极限思想具体化,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
对于案例2“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由学生根据案例1的思想方法类比完成。之后共同分析两个案例,抛去它们的实际意义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二者都是特殊的和式极限,并都能写出模型。从思想方法上讲,都是化整为零细划分,不变代变得微分,积零为整微分和,无限累加得积分。从几何的角度来看定积分的定义,给出它的几何意义。注意说明代数和的含义及原因。再通过例题加深对几何意义的理解。
利用几何意义的直观性介绍定积分的六条性质,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再利用定积分定义在黑板上加以证明,体现数学的严谨性,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按节奏思考问题。之后提问学生,这些性质与不定积分的性质相比有何异同点。这样让新旧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